close


三月上旬,因應法國總統大選,媒體做了一些民調,有二項結果頗令人驚豔,一為「是否該對移民者作篩選?比如依學歷與職業。」在安格魯撒克遜文化裏,這個想當然爾的定律,反對者居然高達47%;另一則調查是「文化政策裏,我們應將預算優先投資何項?」,結果「在弱勢街坊傳播文化活動」擊敗「幫助年輕藝術家」、「博物館」等選項,勇奪第二高位。

(出口民調)

法國六八學運是西方世界最後一場左派革命,一位不再提當年勇的醫師朋友,早由左轉右,與我談及他認為的北非裔大口啃蝕社會福利,義憤填膺,但終結時他還是得強調說:「在法國,不論左派還是右派,放在世界的尺度上,其實都是左派的。」

如果把稅賦與社會保險保費相加,法國人的負擔是歐盟二十七國裏第四高,佔國民生產毛額近45%,為了福利國家理想,為了「自由、平等、博愛」的共和精神,資方與中高收入者都付出沉重的代價;一位在銀行上班的朋友表示,這代價不僅是個人的,還讓企業不願任用新人,甚至挫折創業精神:「設立一個新公司還沒賺進一毛錢,就是先不斷地付錢給政府。」

就業與購買力,因此成為這場選戰最聚焦的話題;這十年來,有一百五十萬個工作機會外移到中國、北非及羅馬尼亞等地;對此,左派候選人提出設置專職機構,保護關鍵知識與技術,並將對外移者索取補償金,以彌補社會福利的增加;而右派的助選員則在電視上表示,產地的勞動條件與人權不符標準,歐盟自可禁止該貨物進口,以保護本土工廠及其勞工。

二十五歲以下的國民,五分之一以上失業,去年右派的執政黨推出新型工作合約,認為一個降低勞工保障的合約,將鼓勵企業更敢任用新人,失業率便可下降,最後引發大遊行,該政策鍛羽而歸;左派則打算直接對年輕人送紅包,比如由政府付薪一年,以鼓勵企業雇用年輕人;關於經濟,右派則強調工作價值,要大家「多工作多賺點」。

左右之爭,是理念與利益之爭、階級之爭、世代之爭,更隱藏著族裔之爭,而以上弱勢的交集,便是前年底巴黎郊區騷動的主角:北非裔的年輕人。但就像六八學運之後,反而左消右長,該騷動之後,也帶來左派陰影,從去年中的調查,就發現右派陣營不動如山,但有八分之一的前左派選民決定換邊站,我的鄰居說:「投給右派,只是不想投給『那些人』所支持的人選。」

但一場似乎讓右派贏面極大的選戰,因增加了一些個人因素而有波折;一是左派推出美女候選人:華雅爾,一是中間派:北胡的竄出,一是右派人選:沙可吉的人格問題。

華雅爾以「女性總統」號召選民,初選後聲勢一度稱雄,但北胡竄出,造成二大陣營民調一路下滑,華雅爾與之纏鬥多時,這段期間,讓人誤以為法國將有中間派的總統,因為北胡只要能進入第二輪選戰,將吸收挫敗一方的選票,取得總統寶座。

另一方面,已獲第一輪最高票的沙可吉若能當選,無疑地將是第五共和最爭議的總統,雖然其鐵腕形象樹立了信賴感,一位極右的朋友遺憾道:「這個人有一個不好,就是不太會用詞。」他用過什麼經典的詞呢?「人渣」(指參與前年巴黎大騷動的年輕人)、「用高壓沖刷來清潔這些平民住宅」(指整頓其治安)、「(穆斯林)在浴缸殺羊」…。某一座談會裏,一位北非裔的年輕人就不客氣地對他說:「每次看你在電視講話,我都想吐,我們真的很怕你。」對某些人而言,投右派原是篤定的,但這個人選的人格卻令人遲疑;選前一周,政論雜誌《瑪利安》推出「真實的沙可吉」,揭露其偏見的話語(比如要對犯罪者進行基因研究),居然創下法國史上單期雜誌的銷售紀綠。

今年尚有二位候選人都是第五、第六度參選總統,一極右、一極左,應該都是「老師傅的最後一戰」,象徵著一個時代的結束;左派選民記取上屆教訓,前二天積極走入投票所,沙可吉於是無法在第一輪有漂亮勝出,但他極可能是第二輪贏家,而一個新的沙可吉時代,將不僅是法國正式向右轉的年代,總統也將不再代表國家整體,反而意謂了裂解,至少對北非裔社區是如此。

(感謝仙人掌二位高手指導本文寫作)


(誰是法國總統還不知道,但六家民調公司,以BVA勝出,最接近投票結果,連接按)

《第二篇》
法國的親中傳統將有轉折

法國總統大選第一輪投票已結束,過程激烈,且創下該國史上總統大選第一輪投票的最高投票率,而鮮為國內媒體所報導的,「台灣」曾經出現在候選人的你來我往中。

面對「是否該解除對中國的武器禁運?」議題,UDF黨候選人北胡(十二位候選人中第三高票)表示在台灣、伊朗、少數民族、人權等問題上,中國政策還沒有大轉折前,不考慮解除禁運;社會黨華雅爾(第二高票)與UMP黨沙可吉(第一高票)也持同樣見解,華雅爾指出中國當下的軍事威脅,已使相鄰國家憂心忡忡;沙可吉則直言中國仍有人權問題。

此外,針對中國協助蘇丹政府進行達富種族大屠殺問題,北胡不惜使出撒手間,呼籲法國應自持榮譽,杯葛北京奧運;此話一出,馬上獲得對手華雅爾的共鳴。沙可吉則把施壓策略當真,抨擊該主意,認為奧運是全世界的,不是中國的;雖言如此,他本身其實以親美見稱,若能在第二輪投票勝出,將是法國第五共和最親美的總統。

法國是冷戰時期最善於游走於美蘇陣營之間的大國,是西方世界第一個與中國建交的國家,也是一直要促成解除對中國武器禁運的主導力量;然而,這個「親中急先鋒」的角色,有可能在二週後畫上歷史句點;至少,若競選表態反映了法國多數民意,滯法的學生的僑民,不必再每半年都要擔心一次解除武器禁運的動向了。


(採自《世界報》)


我們這二篇沒有寫得很好,唯一的價值,就是「快」,在開票還開到一半就貼出來了,可能是華文部落格最快的吧,但畢竟對法國政治了解不足,很難寫得深入,只是對我們個人而言,仍值得一寫,因為可以供五年後的新作作比較,看看自已有沒有進步,就不要太嫌棄了,只能說,辛苦大家的眼睛了。

《2002年資料》法國總統大選第一輪的歷史結果

(採自《世界報》)

以下為存檔用:

中國時報 2007.05.08 民意論壇

法國偏左價值的挫折

    三月上旬,因應法國總統大選,媒體做了一些民調,有二項結果頗令人驚豔,一為「是否應對申請移民者作篩選?比如依學歷與職業。」在安格魯撒克遜文化裏,這個想當然爾的定律,反對者居然高達四十七%;另一則調查是「文化政策裏,我們應將預算優先投資何項?」,結果「在弱勢街坊傳播文化活動」擊敗「幫助年輕藝術家」、「博物館」等選項,勇奪第二高位。

    法國六八學運算是西方世界最後一場左派革命,一位不再提當年勇的醫師朋友,早由左轉右,與我談及他認為的北非裔大口啃蝕社會福利,義憤填膺,但終結時他還是得強調說:「在法國,不論左派還是右派,放在世界的尺度上,其實都是左派的。」

    如果把法國稅賦與社會保險保費相加,就其佔國民生產毛額比例而言,全民的負擔是歐盟二十七國裏第四高,資方負擔則是世界冠軍,為了福利國家理想,為了平等與博愛,所有工作者都付出沉重的代價;一位在銀行上班的朋友表示,這代價不僅是個人的,還讓企業不願任用新人,甚至挫折創業精神:「設立一個新公司還沒賺進一毛錢,就是先不斷地、不斷地付錢給政府。」

    就各項民調,「就業」與「購買力」是這場選戰最聚焦的話題;這十年來,有一百五十萬個工作機會外移到中國、北非及羅馬尼亞等地;對此,左派候選人提出設置專職機構,保護關鍵知識與技術,並計畫對外移者索取補償金,以彌補社會福利的增加;而右派則倡議對企業減稅,尚有助選員在電視上表示,產地的勞動條件與人權不符標準,歐盟自可禁止該貨物進口,以保護本土工廠及其勞工。

    法國失業問題雖然小有改善,但二十五歲以下的國民,高達五分之一以上失業,去年右派的執政黨推出新型工作合約,認為一個降低勞工保障的合約,將鼓勵企業更敢任用新人,失業率便可下降,自可提高國家經濟活力,最後引發大遊行,該政策鍛羽而歸;此番選戰,左派打算直接對年輕人送紅包,比如由政府付薪一年,以鼓勵企業雇用年輕人,另一方面減少工時,以增加職缺;關於此,右派則強調工作價值,要大家「多工作多賺點」,活絡了國家經濟,自然就可產生更多職位。

    將法國置入世界尺度,自是右派勝算較大,但當選的新總統薩科奇,無疑地將是第五共和最爭議的總統。一位極右的朋友遺憾道:「這個人有一個不好,就是不太會用詞。」他用過什麼經典的詞呢?「人渣」(指參與前年巴黎大騷動的年輕人)、「用高壓沖刷來清潔這些平民住宅」(指整頓其治安)、「(穆斯林)在浴缸殺羊」…。某一座談會裏,一位北非裔的年輕人就不客氣地對他說:「每次看你在電視講話,我都想吐,我們真的很怕你。」

    選前一周,政論雜誌《瑪利安》推出「真實的薩科奇」,揭露其諸多偏見話語(比如要對犯罪者進行基因研究),居然創下法國史上單期雜誌的銷售紀綠。走在巴黎街頭,可以發現幾乎沒有一張薩科奇的競選海報沒有被塗鴨。

    今年法國總統大選有二位候選人是第五、六度參選,一極右、一極左,應該都是「老師傅的最後一戰」,象徵著一個時代的結束;雖然薩科奇在發表當選感言中,表示這是一場法國的勝利,他也將是全法國人的總統;但很明顯地,這個新時代的揭幕不僅代表法國傳統上偏左價值的挫折,總統一職也將不再代表國家整體,反而意謂了裂解,至少對非裔社區是如此。

2007.04.24自由時報 民意論壇

法國親中傳統 可能生變

法國總統大選競爭激烈,創下歷來第一輪投票的最高投票率,但鮮為國內媒體所報導的,「台灣」曾經出現在候選人的你來我往中。

面 對「是否該解除對中國的武器禁運?」議題,UDF黨候選人貝胡(十二位候選人中第三高票)表示,在台灣、伊朗、少數民族、人權等問題上,中國政策還沒大轉 折前,不考慮解除禁運;社會黨賀雅爾(第二高票)與UMP黨薩科玆(第一高票)也持同樣見解。賀雅爾指出,中國當下的軍事威脅,已使相鄰國家憂心忡忡;薩 科玆則直言中國仍有人權問題。

此外,針對中國協助蘇丹政府進行種族大屠殺問題,貝胡不惜使出撒手?,呼籲法國應自持榮譽,杯葛北京奧運;此話一出,馬上獲得對手賀雅爾的共鳴。

法國是冷戰時期最善於游走美蘇陣營之間的大國,是西方世界第一個與中國建交的國家,也是一直要促成解除歐盟對中國武器禁運的主導力量;然而,若候選人的表態反映了法國多數民意,則台灣媒體應多關心這方面的新聞才是。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francai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5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