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
如同大部分的旅行社同業,去年底的旅行 (遊記123 ) 裏,我們也安排購物之旅;但面對同業競爭,來到阿爾薩斯還是要有些噱頭的,所以,我們是「出國」購物,目的地是緊鄰史堡的德國Kehl(連結)。行程前後不過半天,中餐則準備享用4.9歐的烤雞套餐。

由於對雞肉料理有特別熱愛,所以當天我是強忍著垂涎,開開心心拖著菜籃車去搭電車,再轉巴士出國,同行的儘是提著購物袋的法國人,該景象早已揭示後續的詭異!

為了防範一出國立刻變成文盲,我還帶了「八語」翻譯機;另外,也不知哪來的印象,總覺得新教國家的聖誕節氣氛一定更加濃厚,史堡和Colmar的聖誕氣息已經這麼令人喜愛了,那德國一定更不得了。

就在一種對異國情調的高度期待下,巴士越過了萊茵河,抵達德國,一下車,就發現煙店皆以法文書寫廣告。

「為什麼呢?」有點不甘心我的八語翻譯機沒派上用場。

「因為稅不同,很多法國人都來這裡買煙啦。」Chanal答。

好吧,不買煙,還是可以觀賞沿街的櫥窗擺飾,但這也跟之前預期相差很多:沒有閃爍的聖誕街燈,沒有熱鬧的市集,連個路邊小吃攤也沒有。

但即使如此,還是有某種異國情調。

首先,服飾店的模特兒皆著以一種「不知今夕是何夕」的fasion,而且,即使品味是如此難以令人理解,即使一件睡衣(?)只賣五歐,店家還是很嚴謹地將其一件件、好好地掛在橫杆上,供客人挑選,完全沒有台灣賣場那種花籃車混亂場面;這種嚴謹的行銷手法,其實還頗符合我對德國的刻板印象啦。

在連看三、四家品味類似的懷舊服飾店後,終於出現有聖誕擺飾的店家:某美髮沙龍;但和法國相較,只能說:「平平是鄉下美髮店聖誕擺飾,德法怎會差這麼多?」(見下圖)

 (德國小鎮美髮店)

 (法國小鎮美髮店)

「沒關係,今天主要是來吃烤雞套餐的。」我如此地安慰自己後,便加速朝烤雞店前進。進了店裏,還在猶豫是不是該用英文點菜時,阿嬤店員就用流利的法文把我嚇了一跳。後來才發現,用餐區可說是滿坑滿谷的法國人,這真有種荒謬感。當然,那八語翻譯機再次派不上用場。

「沒關係,今天的重點是烤雞,不是翻譯機。」



「可是這個雞是臭的啊喂。」Joe吃到一半給了這個評語。啊~幹嘛這樣打擊我,害我又要另外尋自我安慰的說詞了。

許多關於史堡的旅遊討論網,都將Kehl列為其中一個必遊景點,並且這家烤雞店以其價位而大大有名;但是,如果您是遠從台灣飛來的背包客,安排了一個下午的行程,從搭電車再轉公車,來到一個單調的德國小城,食用便宜但臭掉的烤雞,再去買便宜的菜?啤酒?藥妝?懷舊衣物?到底會覺得大有斬獲,還是會想去撞牆?

「還好我們不是從台灣來的背包客,還好還好。」再次擠出一個自我安慰。

不過就購物而言,德國的日用品真的很便宜,如啤酒都是一瓶0.8歐不到,在史堡可是動輒二、三歐。我們最後不僅每一種廠牌的啤酒都買一瓶,連日用品、食品、藥妝也都買了,一共也花不到平日上法國超市的消費數額;為了避免自己成為撞牆的背包客,其中還硬是讓Joe買了他夢寐以求的電動切火腿機,不到20歐,同一款在法國連網路郵購都要35歐,店面一定超過45歐。

商場裏,我還發現一個有趣的商品,那就是阿嬤的愛心:懷舊橡膠冰枕。很小的時候,每次發燒,家人都會在橡膠套內放入大量的冰塊,給小兒當枕頭用。沒想到這種在台灣已進入博物館的日用品,竟然在這個德國小城還販售著,而且不到三歐。



原本只是念著懷舊而買下它,但後來我每天想到就抱著它,當然它不再是個冰枕,而是個灌滿熱水的暖枕。以前鑽進冰冰的被窩時,總會「吆喝」Joe這個生物性暖爐前來,才能安穩入睡;現在,他終於不需要自己來暖被,只要派出他的「細漢仔」就可以了。

看來,這個「細漢仔」才是此次在Kehl之行的真正價值所在啊。但話說回來,作為一名觀光客,如果您不怕冷、沒有火腿可切,又對德國情調的要求很高,去Kehl實在是浪費時間喔。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francais 的頭像
    francais

    伏爾泰藝文沙龍 • 西洋古董古美術

    francai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9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