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抱歉,我沒有整套的trappiste啤酒專用酒杯)
布魯塞爾令人著迷的,除了Art Nouveau建築、巧克力(連結)外,還有一家絕不可錯過的餐廳,名「大方」(地址見文末),是我們在歐洲嚐過最美味的東亞系餐廳,特別的是,該台菜已經歐化,口味有高度創意,就算在台灣也吃不到。不過,這一篇要介紹的不是吃的,而是我們認為全世界最棒的啤酒:比利時Trappiste/Trappist系的啤酒。
全世界只有七種Trappiste啤酒,三個在未來的弗拉芒國(目前比利時北方):Westmalle、Westvleteren、Achel;三個在未來的瓦魯國(目前比利時南方):Chimay、Orval、Rochefort;一個在荷蘭:Le Trappe。
會認識這種啤酒是因為去年玩布魯日時,熱愛啤酒的民宿主人強力推薦,「但是。」這位在地人露出神祕的表情:「其中有一個是沒有商業流通的,更不幸的是,剛好它就是被評鑑為世界冠軍的啤酒。」啊! 真令人好奇。「但我知道哪裏可能買得到,布魯日只有一家店有提供,你們去試試吧…。」
拿著他畫的地圖以及啤酒名,拖著一箱空行李箱,在幾百年的石頭路上巔頗了半個布魯日,到達該啤酒專賣店,卻得到令人失望的答案。「你們可以在布魯日等一週嗎?剛好我下週就會進。」「倉庫已沒存貨了嗎?」他聽完忍住不笑:「存貨?Westvleteren一進來就會馬上賣光,每個人每月只能去Westvleteren修道院買一次啤酒,而且必需開車到修道院門口排隊買,開車前一個月就要先打電話預定,而且…」他露出重點來了的眼神:「每車只能買2箱(24瓶*2),這款啤酒是拒絕商業化的。」
原本,這款酒的價格與其他trappiste無異,是1-2歐,但因為這些行政與交通,老闆會賣到4-5歐,「但是…」重點又來了:「如果你在啤酒bar,會賣你十歐以上,而且這瓶酒也不會出現在酒單上,只有熟客才會算日子點得到。」
我不死心,之後的比利時之旅,只要一看到啤酒專賣店,就會進去問有沒有Westvleteren,十幾家店的老闆都是笑了一笑:「你不可能買得到它。」但我想他們內心都是在想著:「死觀光客,居然敢來跟我們比利時人搶這款酒喝。」 (westvleteren修道院兼啤酒廠兼全世界唯一的直銷銷售點)
雖不如願,但最後我們仍把行李箱裝得滿滿,事後算了算,經此旅行,我們一共試過了三十幾種比利時啤酒,lambic系太野拙,其中水果系又是「娘娘酒」,二者都不是我們的菜,其他的左比右較,果然民宿主人是大行家。
之後,我就成為trappiste的終身志願推銷員,「要不要試一種有紅酒質感的啤酒?」我總會這樣開場。
比利時和德國相同,有許多修道院釀製的啤酒,但在我眼中,只有trappiste才是正港的修道院釀製的,因為唯有它們才符合下面幾個條件:一、在修道院內生產,二、由修士們監造,三、獲利必需全回歸社會服務用途。
Trappiste就是嚴規熙篤會,是天主教內最嚴格的派系,十九世紀傳入中國時,被暱稱為「啞巴教會」,因為裏面的隱修士好像全是啞巴,其實他們是持清貧嚴謹的苦修原則(還好只禁肉不禁酒),連話語都必需節制,只有公眾祈禱、討論神學以及勞動之必要時,才會口出必要說的話。
我們來想像一下好了,下面這句話會被他們精簡成如何呢?「喲,您不是那個馬英九嗎?很抱歉,我們修道院不想接受您的訂單,您不要來喔,我們不想跟王建民一樣被帶賽,而且,您這個this man上次水災實在太不把台灣人的人命當一回事了,到現在還不承認自己無心無能,連我們教廷都不願跟您太太有接觸,更別想我們把酒賣給您,好啦,掛電話了,別浪費彼此的時間,…啊,先等一下,恭禧您ECFA聯共制台成功,你家的『化獨漸統』要爽到第二次馬上風了。」對於這些道行深厚的隱修士,以上這一連串話絕對會被簡化成:
「幹!」然後掛電話…多睿智的一個字即說明一切了啊!!
嚴規熙篤會的隱修士每天的勞動時間和修行時間一樣多,這是因為「自食其力」為其教規(連結),每間修道院於是都有一身的賺錢工夫,上述啤酒的神祕配方與特殊酵母菌,是在法國諾曼地的嚴規熙篤會修道院發展出來,原本不是用來營生,而是用來取代飲水,因為水會不乾淨,但啤酒有煮沸過程於是衛生無虞(連結,聽起來好牽強啊…不會去喝煮過的水就好了嗎?)。然而,一場法國大革命,不僅這個「創始店」毀了,連法國「支店」們都喪夫此祕技,只能靠今荷比境內嚴規熙篤會傳此香火。更遺憾的是,啤酒香的分香沒傳到亞洲的嚴規熙篤會修道院,日本有七家修院,賣的是奶製品、甜點或陶藝(連結、連結、連結),香港大嶼山神樂院經營牛奶場、生產曲奇餅(連結),台灣水里萬福聖母院(連結)則賣聖誕卡片、聖誕巧克力,並為信友提供避靜場;這全部聽超來都很遜,「抹號溝」啦,請快去向歐洲同事要個trappiste啤酒配方來,保證今後躺著幹。
(給愛酒特寫一下,上面的號碼代表發酵前麥汁的濃度別,愈濃的成品酒精自是愈高)
《超克藍綠》共筆部落格(連結)內有許多留歐學子,一些寫手都不約而同地摯愛著trappiste啤酒,ideolotopia是Westmalle支持者,Jenny偏好Oval,我嫌此二者不夠嗆,是挺Rochefort的,阿典仔這位啤酒達人與我站在同一陣線,月出亦同,不過大家都有一個遺憾:沒有人喝過能從五萬種啤酒的世界大賽中脫穎而出的Westvleteren。
以下是我不專業的形容:Rochefort舌上味濃烈,相較其他trappiste較酸,但嗅覺上卻是清香的,喝盡後的回甘,竟出現點龍眼乾茶的味道。Oval在trappiste中出類拔萃處,是其沁涼感,第一口飲罷會令人想「啊」一聲,雖然嗅覺上的香味不奔放,但飲盡時卻會滿口盈香,久不散去。雖然Westmalle嗅覺效果相較低,回甘也相對弱,但質地卻暗沉到出現一種隆重感,布魯日的啤酒店老闆說萬一沒有喝到Westvleteren,可以拿這一款「抵債」。Achel很討好,特別是回甘有焦糖味,而且極順口,但好似在非trappiste啤酒中也可能找出類似的啤酒。Chimay特色更低,它也是trappiste家族中最商業化的,歐洲到處都買得到。Le Trappe被大家放在末位,雖然香味很重,但其重酸味會令我連想到腐朽,而非果酸。
今年一月為了吃「大方」,又去了趟比利時,之後在大廣場附近散步,不知不覺地轉入Temple de la Bière這家啤酒專賣店,看到架上有一瓶陌生的啤酒,瓶身很難不引人注目,因為上面根本沒有貼任何標簽。
「中獎了!」我心中吶喊:「應該是…不商業化到連標簽都是多餘的了。」
(中間沒有標簽的就是Westvleteren)
我終於打敗其他寫手,率先買到Westvleteren,它給人的感覺很莊嚴,質地精細到像是在喝咖啡,連香味所帶來的感覺都是沉靜,不是一般啤酒那種會跳躍的麥香。一瓶8-9歐,單位體積比法國紅酒Margaux還貴,事後我覺得相當不值得,就算同價格,我還是選擇繼續支持Rochefort,Jenny也是繼續支持Oval,一場千辛萬苦的尋酒夢於是就醒了。
就在此時,本文串場的馬英九踏著醉步,從我已幡然覺醒的背後搖晃而過,還呢喃著:「沒有啦,我只喝一兩杯啦,沒有啦,我只喝一兩杯啦…」喝酒過多有礙健康,也有礙觀瞻。(衛生署規定的警語)
大方餐廳地址:356 Chaussée de Wavre, 1040, Etterbeek
乘坐1號地鐵,往 Stokel的方向,在Schuman下車;或是5號地鐵,往Hermann-Debroux的方向,同樣在Schuman下車;後步行可至。該區是餐廳區,來往的盡是歐盟官員;鴨肉料理超強,建議 à la carte,消費在20歐內。
延伸閱讀:
淺談比利時啤酒(by 阿典仔) http://www.wretch.cc/blog/cliquer/17770251
比利時的旅遊、美食、語言政治(by Joe) http://francais.pixnet.net/blog/post/24578830
Trappiste啤酒詳細清單(法文) http://www.guidedesbieres.com/type/trappiste.html
阿門,好吃(by Jenny):西班牙修道院甜點 http://francais.pixnet.net/blog/post/3648435
老闆身兼建築師與啤酒專家的布魯日民宿 http://www.bruges-bedandbreakfast.com/welkom.php?foto=1&taal=en
要回應本文請點這裏(連結)